上传时间:2024/09/27 来源:消防股份
“人们像羊群一样地死亡着。病人裸着身体在街上游荡,寻找水喝直到倒地而死。由于吃了躺得到处都是的人尸,狗、乌鸦和大雕也死于此病。存活下来的人不是没了指头、脚趾、眼睛,就是丧失了记忆。”公元前 430 年的一天,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如此记录了这场席卷整个雅典的瘟疫。
历史上关于瘟疫(更确切的说是传染病)的记录还是比较多的。除了刚提到的雅典瘟疫,著名的事件还包括多种瘟疫集体爆发的安东尼瘟疫,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鼠疫爆发的查士丁尼瘟疫,肆虐三百年死亡近两亿人的欧洲黑死病,15 世纪末爆发于美洲大陆的天花疫情,肆虐近两个世纪的美洲黄热病瘟疫,造成 7 次世界大流行的霍乱,被称为 20 世纪人类噩梦的西班牙大流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近 300 万人死亡的斑疹伤寒,以及目前仍在施虐,每年有 3 亿宗病例发生的疟疾疫情。
由此可见,古往今来传染病对我们的威胁是巨大的,且从未间断,也不会就此消失。
传染病(英文名: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区别于普通疾病,传染病存在有非常明确的致病因素,那就是病原体。而病原体绝大多数是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小部分为寄生虫。也就是说它们都是有活性、能繁殖的,死亡或者说失活的病原体一般是不会诱发疾病的。
传染病与普通疾病另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是传染性。比如某人患有高血压,那他周围的人并不会因为和他接触,或者一同生活、工作而患上高血压。即便是有人恰好也患病了,他们之间也是相对独立的,不存在因果关系。
患有某种传染病的人通常被称为感染者,体内的病原体不仅会造成感染者的发病或处于携带状态,还会通过与他人非间接接触、呼吸道飞沫、体液、粪口和其他多种方式,造成其周边缺乏有效保护的人被感染。
以新冠病毒感染为例,感染者会通过呼吸、交谈、咳嗽和打喷嚏等行为,排出带有新冠病毒的飞沫,当其他人在近距离无保护状态下接触时,就会大概率被感染。经过一个潜伏期后,这位新感染者又会具有传染性,继而将病原体传染给更多的易感者,而这就是传染性。
当然,不一样传染病它的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对人体造成的影响是存在一定区别的。举例来说,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多见于2-6岁的儿童,主要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或接触感染,传染性很强,但对健康的影响比较小,还能够通过疫苗接种现实免疫。但有些传染病对我们的影响却是十分巨大的,比如前文提到的鼠疫,它是由鼠疫耶尔森菌通过鼠蚤传播造成的烈性传染病,如果不治疗,病死率可高达30%-60%。
各国根据传染病的影响严重程度会对其采取对应的管理、控制措施,而以法律形式规定要加强管理的传染病,又被称之为法定传染病,只有那些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才会被纳入其中。
在我国就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共有 40 种,其中甲类传染病 2 种,乙类传染病 27 种,丙类传染病 11 种。不同级别意味着不同的严重程度,会采取不同级别的监督、监测和管理措施。
以甲类传染病为例,包括鼠疫和霍乱两种。它们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全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属于烈性传染病。因此,管理也必须十分严苛。按照现行规定,一经发现必须在2小时以内上报,以便于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阻断疫情的延续。
乙类传染病则属于需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包括新冠病毒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等27种。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一经发现要在24小时内上报。
当然,其中也有特例,比如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虽属于乙类但发现后要在2小时内上报。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血吸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等11种,发现后同样要在24小时内上报。
当新发传染病出现时,由于对其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缺乏认识,其传染力、致病力以及病原变异特征尚不清晰,为了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国自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005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2009年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应对以来,有效经验做法是第一时间将其纳入乙类传染病,但实施甲类传染病管控措施。
但随着对疾病及病原体流行规律研究与认识的不断深入,临床治疗方法、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有效防控措施积累,曾采取“乙类甲管”的非典、禽流感回归乙类传染病管控措施,而甲型H1N1流感则并入流行性感冒,按照丙类传染病监测管理,这就是乙类甲管的由来。近期经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基础等因素,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从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这项工作具体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常见、多发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能够准确的通过情况决定按照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管理并予以公布,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当然不是。传染病之所以要予以监测和管理,根源就在于其传染性和危害性。即便某些传染病是按照乙类和丙类管理,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放松日常的防护,因其一旦感染仍可以造成较大范围的影响。
比如诺如病毒感染是按照丙类传染病中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管理,但它几乎年年都会在全世界内造成大范围的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因诺如病毒感染死亡的人约有数十万人。2013年以来,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爆发多也以诺如病毒爆发为主,而且所有人均易感,全年均可发生,且无预防感染的疫苗,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仍是注意勤洗手和饮食卫生。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仍是降低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及时关注卫生健康部门公布的传染病流行信息,增加相关知识储备,做好接种疫苗、勤洗手、戴口罩等相应的保护措施。另一方面,要注意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降低发生感染的几率。如果若发生感染,也不要过分担心,积极寻求治疗,避免传染给他人就可以了。
Copyright © 2014 贝博体育,西甲合作伙伴贝博,西甲贝博平台 网站地图